自年初以來,我市氣溫下降到零下15度,市區(qū)部分供水設施被凍損,用戶無法正常用水。面對嚴峻的保供形式,源通公司積極響應公司部署,組織防寒搶修人員200余人,后勤人員70余人,調配搶修車輛20余臺,全面投入到10個片區(qū)的抗寒搶修工作中。
“保供夫妻檔”閃耀防寒陣線
范建波是源通公司的一名施工員。寒潮以來,他和張印負責長深高速向東至猴嘴地區(qū)、徐新路向北至242國道范圍內(nèi)的居民區(qū)防寒搶修任務。每天清晨七點開始,他們根據(jù)工單更換凍壞的水表、閘門,幫助用戶查找停水原因,忙到晚上七八點才回家!捌瑓^(qū)面廣點長,我們平均每天都要完成30多單維修任務,最多的一天達到60單,”范建波說,“對孤寡老人和行動不便的用戶,不管是表外還是表內(nèi)的問題,我們都以通水為解決標準!
范建波的妻子薛丹在源通公司材料組工作,丈夫在搶修一線徹夜奔波,她就全力做好材料保障工作。這可不是個輕松的活計,每天她要負責水表、閘門和防寒材料的領取、發(fā)放工作,并負責對換回來的水表、閘門進行詳細登記,日均發(fā)放水表、閘門量高達300余只。早出晚歸的維修人員始終都能看到這道亮麗的“夫妻風景線”。
像范建波和薛丹這樣攜手抗寒的“夫妻檔”在源通公司還有好多,他們是親密無間的愛人,更是并肩作戰(zhàn)的戰(zhàn)友。他們舍“小家”顧“大家”,堅守在保障供水的第一線,用“舍”和“守”撐起港城供水的一片藍天。

防寒信息組的“小童工”
“媽媽,你在做什么,寶寶來幫幫你吧……,”一聲稚嫩的呼喚在源通防寒信息組的辦公室內(nèi)回響。這位每天下午5點半準時來辦公室報道的“小童工”,就是信息組曹景杰的兒子。寒潮以來,源通公司成立防寒信息組,每天負責工單的接收、分派、反饋接收、匯總和上報工作,是防寒搶修大軍中最遲下班的人員。
“我們信息組每晚都要忙到9、10點鐘后才能下班,丈夫在核電站工作也很忙,只能把孩子帶在身邊,”提到這個,曹景杰也頗感無奈。寒潮以來,像曹景杰這樣的源通人還有許多,他們克服來自家庭、自身的重重困難,全身心投入防寒保供工作,無愧供水人的使命擔當。

帶水作業(yè)力保供水無憂
1月13日,河畔花城小區(qū)一位用戶反映家里停水,施工員張志樓帶著維修工人檢查了他家的表井,發(fā)現(xiàn)是閘門凍壞,情況十分緊急。外面寒風刺骨,但張志樓毫不猶豫的選擇帶水作業(yè)!斑@條管道的水壓很強,噴出來的水打到手上特別疼,水冰涼冰涼的,不到十秒鐘手就凍僵了!笔昼姷膿屝,只能輪流上,最后兩個人的衣服都濕透了。次日一早,張志樓就感冒了,但他仍然堅持上崗,繼續(xù)工作。他說,“雖然辛苦,但這就是我的工作,保障用戶用上水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”。相似的場景每天都在城區(qū)的各個維修點進行著,自來水人不畏嚴寒、甘于奉獻,通力協(xié)作只為汩汨清水流入千家萬戶。
截至1月14日,源通公司完成工單任務1927份,處理、解答200多用戶各類用水問題。全體源通人起早摸黑,團結一心,通力協(xié)作,爭分奪秒,用實際行動詮釋著“優(yōu)質供水、服務港城”的企業(yè)宗旨。
